1
手胶和内柄皮区别
我们买到的新羽毛球拍的拍柄上一般都已经包覆了一层胶皮类的东西,专业术语叫做“内柄皮”,其作用是防止拍柄内纤维组织遭受汗水、空气、有害元素等的损害,以延长球拍握柄的寿命。内柄皮一般都有很好的防水性能,但吸汗性能较差,而且仅有内柄皮的球拍,握起来一般都太细太硬,很不舒服,所以通常来说,都会再买一个手胶来缠在拍柄上。
▲图上展示为泰昂X6手胶
手胶的作用除了使握持时更加舒适之外,还有吸汗和调节球拍重心的作用,所以手胶也称作“吸汗带”。一个用起来顺手的球拍,手胶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2
手胶的选择
市面上销售的手胶有很多种,爱好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根据材料,可以分为毛巾胶和聚酯材料的皮质手胶(现在已很少用真皮了)。皮质手胶又可以根据表面的状态分为有纹和无纹两类。有纹的手胶根据花纹的类型又可以继续细分,比如带棱的、带槽的、带孔的等等。无纹的手胶也可以分为光滑表面的和粘性表面的。
▲图上展示为泰昂H8手胶
带棱的手胶一般都比较厚,而且缠好之后会有棱形突起,有助于抓握的更加牢固,防止出汗之后拍柄打滑。带槽的手胶也会有助于抓握的牢固性,但会薄一些,适合于那些喜欢细手柄的爱好者。而粘性表面的手胶通常是最薄的,会在手心出汗时增加手与拍柄的附着力。毛巾胶的吸汗性毫无疑问是最好的,而且很柔软手感很好,但是通常会很厚,拍柄会变得很粗;而且毛巾胶在打过几次之后,毛巾会变得很硬,手感会下降。顺带提醒一点:手胶越厚,减震越好,但是传递力量越差。
3
手胶与拍柄的关系
对于拍柄粗细的爱好因人而异,拍柄在缠手胶之前的粗细也是不同的。拍柄粗细一般是用G来表示的,分
为G0到G5,数字越大,拍柄越细越轻,球拍平衡点越靠近拍头(另外一个参数是拍子的重量U,U值越大,拍越轻,在这里不做讨论)。一般在亚洲国家卖的拍子G4,G5较多,欧美则以G3为多,这都是和不同生理特征决定的。大家也可以在原来手胶的基础上缠上其他手胶来达到最适合自己的粗细。提醒一点:手胶越厚,减震越好,但是传递力量越差。
由腕至中指头的长度
G5 = 16.00cm
G4 = 17.50cm
G3 = 18.75cm
G2 = 20.25cm
G1 = 22.50cm
G0 = 24.25cm
4
缠手胶步骤
今天我们以泰昂TW090为例,来聊一聊如何缠好手胶。
以下步骤非常详细,每一个细节都用图文标注,如果你是从来都不用自己缠手胶的小白,也可心一学就会。如果你是缠手胶的好手,也可以看看其中有无可借鉴之处。
▲步骤一:将印刷有TAAN的缠胶条解开,放在一旁备用。
▲步骤二:市面上常用的手胶有两种,一种是带覆膜的粘性手胶,一种是不带覆膜的干性手胶。如果是粘性手胶,首先揭开手胶表面的保护膜,此面手胶缠在外面,与手掌接触,另一面缠在里面,与拍柄接触。
▲步骤三:撕开手胶尖头的双面胶带,此处是手胶开头的地方。
▲步骤四:将吸汗带斜边与拍柄底托平面平行,尖头贴住拍柄末端固定,右手适度拉紧手胶,——注意这一点很重要,让胶面微微变形(注意是微微变形不要变形太多),可使胶面更贴合拍柄且不易移位,右手拉的同时,左手拇指压紧胶面防止回弹。
▲步骤五:斜边结束后,开始向上缠绕,由于底托和木柄直径不同,最开始的两圈需要拉紧一些,否则可能会出现褶皱,影响美观及手感。
▲步骤六:开始缠绕三圈后,慢慢减小缠绕力度,因为手胶条的弹性是有限的,拉的过紧会减小手胶的膨胀空间,从而影响减震效果。
▲步骤七:当缠到手柄前套阶段时,请加大力度,否则因为直径的变化吸汗带在使用时容易脱落。
▲步骤八:如图减掉多余的部分。
▲步骤九:将步骤一中放在一旁备用的缠胶条一边撕开,用左手固定手胶末端,右手适度拉紧。
▲步骤十:边撕边拉,将缠胶条均匀缠绕在封口处。
5
缠手胶补充说明
手胶的缠裹比较简单,一般从拍柄底部开始,一定要选择好缠绕的方向,这个很容易,试一下就可以辨别出正确的方向。缠绕的时候注意用力要均匀,不要缠得太松,也不要拉的太紧,否则胶皮会被拉薄,影响胶皮寿命。一般缠完拍柄锥部之后就算完成了,余下胶皮部分可以剪掉,然后用手胶附带的固定胶带把收尾部分固定就可以了。如果觉得固定胶带不够用,可以用黑色的电工用绝缘胶带来加固。
6
注意细节
一是有的手胶与内柄皮之间的固定是用粘性物质来实现的,尤其是毛巾胶,这种情况下,在缠手胶之前要先用一层保鲜膜包裹住内柄皮,然后再缠手胶,避免手胶的粘性物质对内柄皮造成污损。
▲图上展示为泰昂X5毛巾手胶
二是手胶缠得长短根据握拍习惯不同也可以有所变化的。对于一般人来说,手胶缠到拍柄锥部就足够了。有些双打选手喜欢握拍靠前一些,这样举拍挥拍的速度都会加快不少,在网前会有很大优势,所以手胶会缠得很长很长,比如某些印尼选手的手胶甚至会缠到球拍拍杆的中部位置!但以小编的观点,考虑到当今羽坛发展趋势,双打选手越来越要求两名选手都具备很强的前后场能力,所以即使你负责打前场,也没必要缠的那么高。
7
使用提示
另外,小编还要在这里提醒大家:专业打球人士建议1-3周,进行更换,非专业打球人士建议5-8周进行更换;即便不经常打球,便吸汗带暴露于空气中,受汗水等的侵蚀,也会有自然损耗,所以需要定时更换。